惊鸿|赏石传媒的十年之变

发布时间:2022-07-07 14:09:56

4月初,与赵德奇先生通话中得知,他在准备一些观念摄影作品,并且邀请了几位友人写稿,以对石界现状进行一些思考。从目前“石界“来看,谈系统理论尚早,一边是从西方哲学美学中摘取片言只语,当成赏石理论的华美外衣,不管合不合身,合不合时;一边是就石论石,囿于”石界“,今古乱弹一气。有意义的思考占比太少。认识赵德奇先生十年有余,他在我这儿的标签一直是“赏石理论家”(当然他不承认,认为自己只是一个资深赏石理论爱好者),当然有时候也会“串台”,一会儿是摄影家,一会儿是律师,一会儿是经济师……身份太多。不同的专业,让他对赏石的思考具有了不同于别人的视角。以前在杂志社的时候,同一个论题约稿几位老师,他总是那个与众不同的人。这种与众不同持续到今天,依然锋芒毕露,依然后劲十足。今天,他用摄影界的前卫艺术——观念摄影,拓展自己思考的边界,想在纷乱中厘出点头绪。于其个人而言,是丰富了思考、探索的手段;于石界而言,是一种新观念的引入与表达。所以,说他是国内观念摄影跟赏石题材相结合的第一人,不为过。在利益交关、情怀难寻的石界,和一些对胃口的人在一起聊一聊这个时代的赏石、这个赏石的时代,乃一乐事,如兰亭之曲水流觞,当事人“足以畅叙幽情“,当然,旁观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赵德奇先生称此系列作品为“惊鸿一瞥”。望此“惊鸿”,能在你心头留驻片影。

——葳蕤

赏石传媒的十年之变

文|吴雨洁


认识我的朋友可能知道,三年前,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成立了一个名叫“栖云”的赏石团队。大家本来互不认识,只是因为赏石走到了一起,好几位都辞去了原来还算不错的工作。

赏石媒体之变后的重新审视。


冥冥中都感到,我们应该去走一条难的、不投机取巧的道路。起码在我心里,这非常重要。仔细想想,这种心态的变化,伏笔于2012年。
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初看不起眼,但影响深远的事件——微信公众号的出现。作为一个赏石类媒体的编辑,我深刻感受到它对于整个行业持久而彻底的改造。公众号推出之初,所有人都把它当成一个带有娱乐性质的写作自留地。但是不久之后,因为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流量广大,公众号迅速崛起。不但个人可以开办公众号,连带许多老牌传统媒体也纷纷放下架子,涌入流量的争夺。一夜之间,中国人携老扶幼,集体走进“新”时代。
那时人们都忽视了,新旧媒体有一个根本性的不同。
以往,传统媒体可以不必要公开真实发行量和有效传达数。但在新媒体时代,这个核心指标一下子被撕开遮羞布,成为即时、公开、可量化数据。出资方能够根据它判断媒体价值,而管理层则会根据它考核每一个编辑的绩效。
这本是好事。但糟就糟在,现阶段的技术,其实只能得出一个非常笼统的阅读数据。
它只能反映总数(阅读人数/阅读次数),不能切片式反映每一个读者的社会角色,以及每一次阅读带来的社会影响。这就变相给了编辑一个“鼓励”——可以选择用轻松的方法,获取好的阅读数据,实现自己的边际劳动效果最大化。
所以为什么要从微信公众号讲起?因为设计一个产品,本质就是设计人的行动模式。而公众号这样全民性质的软件产品,其实就是无意中“设计”了一个行业的思维模式。
说回到公众号的问题,更好看的数据哪里来?偷懒的方法就是下沉。因为这一部分的人口基数足够大,而且获取成本低廉。只要情绪刺激到位了(荣誉性与恐慌性),通常都会引起阅读和转发行为。而精英人群则不然,他们哪怕对文章有所认同,但是不是合适转发?能不能符合自己的身份角色?实在顾虑重重。获取他们的一份阅读和支持,性价比太低了。
纵观赏石行业,每天无数的文章都是这样被生产出来的。我作为编辑的功课就是看到文章生产的底层逻辑——为什么这么写?内嵌的阅读和转发动机是什么?谁会被它激发?激发的节奏和频率为何?大量文章其实没有信息含量,无非是寻找不同的情绪刺激点而已

赏石传媒肆意泛滥的泡沫会破吗?


这种技术手段本来是中性的,但是它高度透明和量化后,容易产生两种影响:第一是“劣币驱逐良币”——老实吃亏,糊弄实惠。反映在赏石上,最经济的“糊弄体”就是生产自己胡思乱想得到的赏石宏论,或者扯着古代赏石理论当虎皮。诚实、扎实的前进性工作少有人做,因为它比从前的时代更不讨巧。
第二是层级固化。越看某类文章,越被固化在这类文章的思维里。明明大家玩的都是石头,本来有很多共同话题的,但实质性的交流和对话举步维艰。
到了大数据的短视频时代,有效信息的含量又在持续降低。重复的、没什么意义的短视频反而会受到好的转化效果。
这其实是一种被精心设计出来的状态——通过大数据向你投喂信息,减少人的能量消耗与理性参与。在这种状态下,人会感觉到很舒服,它符合动物的天性,提供了蜷缩着的安全感,把你包裹在熨帖的茧房中。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你就会有持续刷下去的冲动。顺便说一句,这一套“迷境模式”的设计由来已久。只不过是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欧美赌场中已经高度成熟的方案,移植到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而已。
强化这类行为后,人成了被投喂信息的家畜,会越来越无力做深度、有效的思考,认知也会越来越固化。

信息被投喂,认知被固化,思维成了笼中之见。
总体来说,技术引导了媒体的决策,媒体修改了公众的视界。而十年来发生的一切,只不过是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刚刚开始。
对于赏石来说,这些影响尤其深远。
因为其他艺术门类或被纳入官方教育体系,或有立体完整的理论架构,或是在世界范围内有大量追捧者——总还有人在做高智力含量的工作。而赏石太“民间”,太薄弱了。

赏石要独立成科,要有自己的独立语言,不是靠“嫁接“别人的成论。


这种薄弱,不是通过读两本哲学书,或者移植其他艺术门类的成论就可以弥补的。赏石独立成科,它有独立的语言,专属的困境,与自己的未来。怎么能靠“嫁接”这样的手段解决根本性问题?
赏石艺术是中国思想的母体中突变而产生的艺术门类。其诞生何其特殊,传承至今又何其可贵。诚如谷泉先生所言:赏石没有过什么青涩的历程,唐宋时期甫一亮相,思想就已经成熟,且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但我们到底有没有能力去接住前人的能量,甚至跳出前贤的五指山?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于是这些年我越来越感觉到,真正有价值的不是大流量,而是这样一些事情:颠来倒去分析石头哪个角度更美?如何改善底座的线条,以便更好地烘托石头?怎么在赏石摄影中布光布景?一块古石的来历考证与变迁分析?古代赏石理论分别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又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自卑小起,从微末生;一鞭一条血,一掴一掌痕。通过扎实的工作,把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小问题踩实了。后来者要么知道此路不通,要么就踏着它前进一步。不贰过,不兜圈子,群体智慧积累成射线。错路、弯路、冤枉路不会少,但好在每一步都算数。
当决定性的时机到来,伟大的理论定会瓜熟蒂落。而在此之前,不能为了获得流量而硬憋。
当然上述所有的一切,其实只是我对自己职业的某种反省。我充其量只能规训自己:在大数据和算法笼罩的时代,保持自己的定力,去生产和传播真正有价值的小数据。如果能做到,那就额手称庆,幸甚至哉。
这一两年来,经常有高校学生对赏石感兴趣,偶尔问到我,我总是积极推荐我尊敬的赏石家的文章或书籍。他们埋头做着赏石历史的田野工作、当代赏石审美的实证分析,我发自内心愿意向有志于学的人推广他们的成果。石界大量文章其实是无效的信息,无实质性交流,可以无视。
承蒙赵老师看得起,让我也写点文章,我实在不好意思。因为我只是个学习者,从心里要端正角色。而且赏石界很多交流是无效的,鸡同鸭讲,最后吵也白吵,让人非常无奈。
没有什么宏论要讲,又不想辜负赵老师的美意,不如写一写给自己的话。
( 全文完 )



敬请期待7月8日下午6点

由施健口述、蓝红格整理的

  《熬过最难熬的日子,剩下的都是幸福》


统筹/摄影

赵德奇

律师、工程师、经济师、

摄影家、旅行爱好者、赏石玩家

阅过几本自爱的闲书,总装检验过火箭发动机,参与筹建顾问过几家上市公司,从事过法务、投资、审计、监事等职业,卖过几张摄影作品,闲逛过南极在内的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藏有几方自以为是的顽石,写过几篇可有可无的闲文。认真地做了不少小事,但无一属于精湛可述,现正休闲地走在大彻大悟的途中。

助理

陈剑冲

‍  现任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院,雕塑艺术部负责人。从事公共艺术与雕塑设计及视觉设计研究。曾求学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专注于CG (计算机图像)的艺术研究,擅长摄影、绘画等,正在艺术的道路上探索前行。

文章来源于——葳蕤的石空

134 人喜欢
 此文章已有 597 人浏览
标签:
推荐人:吴雨洁 葳蕤的石空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