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且从景观起

发布时间:2014-10-10 15:32:09

                                                    招雪芬
      赏石,要真正的剖析这个蕴含的诸多奥秘,就要把它放到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背景中。唐宋伊始,文人才子在仕途,为了重返大自然的渴望,于是有了重返生命的故乡——大自然,赏石文化也由此开启了最初的滥觞,渐渐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从瘦、皱、透、秀审石理法中,不断地演化更迭,而有了如今吾辈对于赏石更细致的传承。
      赏石为便于科学化管理,在众多同好的屡次尝试,苦心钻研,从经验中逐渐理出有序合理的方式,于今赏玩大致分为景观、形象、意象、画面、小品等几大类组,以因应中西文化美学的兼容并蓄,唯自古赏石精髓依旧根深蒂固,并不曾动摇,反而发扬了中华民族在博大精深的文化源流里,犹然可以广纳西学东进之美,着实展现泱泱华夏大器。
      赏石首要则从景观起,古人屡在行旅间,因高山峻秀、或瀑流沁脾、或霞云流彩、抑或天岚幻化,在使人流连忘返,每每匆忙的行往中,内心深处开始潜流着一股温馨的欲望之流——回归大自然。然而在这种心灵渴望下,唯有借物移情,或能一解精神之抚慰,于是大者有了园林假山小桥流水,小者置人厅堂几案或袖珍把玩,如此纵是系绊家苑,亦能窗牖一窥高山流水,更得闲庭信步一抚花木扶梳。是故赏石文化当从赏玩景观起。
      山水景观是由大自然环境综合成形,赏石一如作画,结构原理因天候、视觉远近各由不同。所以山就分成高远、深远、平远之势,峰、峦、丘壑、坡、崖之异,宾主、脉络、众瀑之韵。而石有大小纵横之态,风白、斧劈、麻皱、雨点等纹理之法,以及前所提到瘦、皱、透、秀、形、色之致,此乃基本赏玩知识,不可不察。当人们投身于大自然,徜徉于山水景观之间,我们就会惊讶地感叹,山水景观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千姿百态而美不胜收。黄山奇峰、海宁怒潮、泰山日出、庐山飞瀑、桂林山水各自竞相舒展魅力,令人心旷神怡,忘情再三。对照今人,念思古之悠悠,便不难理解古代文人雅士锺情于山水之惑了。
      世云:“人无气则亡,山无气则崩。”山者石之积,石乃天之骨也,石既天之骨,而气万焉!无气之石固不足赏,有气之石则浩然天地。山水景观审石之气无他,在“活”字一诀。绘石固当如此,观石者亦若是,故赏玩景观选石必先以此为审视条件。景观之所以能得缩景之趣,即在于可将大自然置眼前,晃若真实情境。置入水盘,注以清泓,寄以想像空间,胜似亲临其境。嵌入木座,肃然如山,神游嶙峋峥嵘,一撒壮阔伟岸。在天地中,感受石的造化万象,隐藏显晦,变化万千,领略旁顾似无景,细察皆山水之境界。所以赏石景观起,石乎山乎,静观自得,便不言可喻了。

195 人喜欢
 此文章已有 1001 人浏览
标签:
推荐人: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