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石的山水意趣

发布时间:2022-07-04 11:40:15

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自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奔涌而出,在九曲十八弯的途经之地都种下了奇异的黄河石。这些黄河石一路历经磨砺和涤荡,为喜爱奇石的文人雅士留下福祉。 

宋代名家杜绾在《云林石谱》中写道:“兰州黄河水中产石,有绝大者,纹采可喜。间于群石中得真玉璞,外有黄络,又有如物象墨青者,极温润,可试金。顷年予获一圆青石,大如柿,作镇纸,经宿连简册辄温润。后以器贮之,凡移时有水浸润。”由此可见,“纹采可喜”的黄河石,自古就备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黄河石多以黄、褐为主色调,表现出了古朴典雅、纯正浑厚、雄奇壮丽之美。无论是造型石,还是图案石,既有刚健、粗犷的黄河气派,也有婀娜多姿的温柔,真正体现了黄河的包容性。在每一方非象形类黄河石中,几乎都能看到传统绘画的笔法,浓、淡、湿、枯、焦,“运用”自如,或气韵不凡,或曲径通幽。在石上,我们可以付诸无限想象力,以石构建精神家园,以意趣映射生活的载体。

何为意趣
意味和情趣,即不单纯写意,也不仅仅抒情。二者相应相生,相辅相成。《古柏行》中,一句“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把云、月、巫峡、雪山都写活了,这是杜甫自然可得的意趣;《赤壁赋》中,“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将赤壁壮丽的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一个澄澈清明、宁静自由的境界,这是苏轼在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的意趣;《登泰山记》中,“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描写了城郭、江水、山峰沐浴在白雪、夕照中的气势雄伟,这是姚鼐借泰山展现无限喜悦之情的意趣。诗人的意趣,在诗意盎然,在胸怀大志;而石的意趣,在虚怀若谷,在意境深远。黄河石的意趣,便体现在它以石现天地、融传统美学、重塑山水石的风骨上。

山水之境
黄河石的色泽带着天然的美:深黄色具有古旧沉稳之感;蓝紫色调又增添了温文而雅的气质;米白的色彩自带纹理效果,再现自然宁静的气息。正是以这样细腻的色质分类,淬炼出黄河石更加自然的触感体验,悄然释放出自身归山隐水的美感。山水风光,源于自然界的馈赠;山水文化,也是人们对于自然的歌咏,山水入石,则是赏者对天地的崇敬。从黄河石中窥见山水理念,是对黄河石鉴赏的一种层次挖掘,是对于意蕴深厚的自然风光的描写和记录,更是对于自身绵长悠邈的情感的宣泄和寄托。纵观黄河石,历经亿万年的地质变化及无数沙磨水淘,正因为这样,黄河石有着丝毫不矫揉造作的美,散发着自然、舒适的格调,如同出自写意派大师的手笔,画面淡而雅、简而精,体现了古风古韵的别致,也让心情沉醉在这一幅幅美景中。

或许从中国画中,我们可以感受一二,优秀的中国画并不是以写实为主的,画中精髓往往来自画家的情趣、情感。所以画画就是画自己,不是去描摹,而是写自己内心的感悟。如齐白石画牛,尽管形象不像,牛的意趣却在。由此及彼,欣赏黄河石,不能光考虑“像不像”的问题,应以意趣为主。正是在似与不似之间把玩,才愈发觉得妙趣横生。艺术性、价值性、功能性构成了我们对收藏奇石综合考量的元素,但当胸中有了丘壑,人的眼界和胸怀都开阔了,从造化中汲取对黄河石的滋养与灵感,就是一个很好的窗口。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从黄河石中寻找山水之意趣,就更加要强调画面之间的相互呼应,在点线面的烘托下,展现出整石要表达的意境,以获得形神兼备的视觉艺术效果。是赏石,也是观心。识得其中味才知其中美,石上的郎朗日月、湖泊山川、田野村落,只有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观与悟,才能懂得其中意蕴的。人们赋予石头所有的意象与含义,都出自赏石者的心。寄情于石,寄情于山水,在天地中体会黄河石的精神。

“以形写神”,是中国美学步入审美自觉的开端,泰斗吴冠中也曾感叹,自己终于在石头上才找到了终身追求的艺术理想。黄河石所展现的山水风貌,更符合中国人审美趣味,让人在赏石的兴趣中,品味思想,感悟境界;在审美的徜徉中,轻松惬意,满心欢喜;在思绪的游逸中,浮想联翩,清心脱俗;从而实现精神境界的满足。
隐于山,寄于石,在石中寻觅一处自在天地,安放真实的自我,那颗蒙尘的心也会随之明朗、清澈。寄胸中山水于石,更像是寻觅一座我们都需要的精神家园,那里既能让我们不脱离现实,又能和传统对话,山水的意趣,便是这样一处理想的存在。于是,回归山水,溯源初始精神,成了生活中的寻常。寄情黄河石,寄情山水的同时,也完成了自己登高的夙愿。

文章来源于——中国奇石杂志

102 人喜欢
 此文章已有 561 人浏览
标签:
推荐人:张鑫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