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石孤峰窥色相—中国观赏石文化的精神内涵

发布时间:2018-08-12 11:32:12

 作者:胡雨帆      

       人们青睐一件艺术品,主要是从中窥见人类的灵心和慧性。一般 说来艺术品可以分为两大类:人工的和天成的。一件美术、音乐作品或一件工艺作品是人类灵心和慧性的表露,以此与人们达到共鸣。

       近年来,艺术中更风行一大类抽象、印象乃至狂象的作品,颇受人们欢迎,因为它们不是将作者及赏者达成某种共鸣或共识,艺术家在这些作品中不想告诉人们什么特定的东西,只是作为一个导游的角色任凭赏者去自由驰聘。那么,天成的艺术品在这层意义上说更可达到理想的境界,这也就是当今世界天成艺术品风糜一时之原由。

       观赏石就是这一类天成艺术品的佼佼者。近年来,随着大陆观赏石展的频频出台和观赏石市场的兴起,台港澳、韩国和东南亚的艺术家、收藏家乃至行商掮客都瞄准了大陆的观赏石资源而广为收集和收购,这中间行商们当然以贩卖图利为目的,而有远见者则确实窥到了石头的精神内涵,绝品珍品屡屡被以巨款高价收之。据说广西的一块印有“伊丽莎白”头像的五彩石要价已达数十万元,山东博山的一方文石被著名画家范曾买去也达3万元。

       观赏石艺术确实是集抽象、印象和狂象的发现艺术。观赏石作为一个文化现象是“华夏文化”中的一颗璀灿明珠,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因子,她以天成率意并具较高观赏价值之石质艺术为主体,包括彩色岩石、矿物晶体、生物化石、工艺石、园林叠石、盆景石、纪念石、宝玉石和文房美石诸多种类,以其奇特、美丽、鲜艳、名贵而受到人们的青睐,爱石之传统当首推炎黄子孙。观赏石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我国历史上也源远流长,尤其自北宋以来,社会名流赏石活跃,如苏东坡“随形石砚”的倡导, 古人“瘦、皱、 透、漏”的赏石法——“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这都成为 后世文人品石的思维导向和“选美”标准。 而沈括《梦溪笔谈》对植物化石的观察研究 ,比西方达·芬奇要早400年。

       观赏石艺术应为发现艺术,与人工艺术作品不一样在于:她是人们灵心和慧性对石头这个特定之审美对象的表露,正好与人工艺术品相反。但归结到一点,对石头的审美同样可窥见这个伟大民族灵魂中的艺术本质。

       在中华民族泱泱 5000年的文明史中 ,以“石”作史的屡见不鲜。中 国北京猿人洞中的石器 (石斧之类 ) 开创了“石”史之扉页 ,“旧石器时 代”、“新石器时代”、“玉器时代”显然就是以“石”来作史界的,乃至史前遗址中的“灵石崇拜物”的出土,象征着我国史前先民对灵石的崇尚。

      我国春秋战国的“王芷山经”比西方人公认的世界第一部石谱——“古希腊石谱”,早了约 200年之久。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在“诀石弁言”中更例举了“女娲氏炼石补天”这一神话,来说明中国文学艺术与石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女娲氏是中华民族的母亲,她以炼五色石补天穹之气魄,消灾止害 ,才滋生了伟大民族的后代。

周先生认为:“石是宝,其功勋在于天也是靠它补好的; 只有石才堪以与青碧空明的天穹比美; 女娲用以补底色为青碧的天穹是绚丽多彩的五彩石。” (据考证这五彩石盛产于广西一带,自古 以来为玩石者珍藏 )这分明说明了 “先民之审美观中 ,石之用 ,石之质 , 石之色 ,都是宇宙万物中的上品”。

       周先生同时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中国最伟大的一部长篇小说即取名为《石头记》,曹雪芹想象女娲所炼之石居然有了灵性,即像人一样有了知觉、感情、智慧、思想,它即刻变成了一块美玉,转而又变成了 一个人,经历了人间的悲欢离合,从而以那悲怆的经历写成了一部千古传颂的小说。

       作者写玉石是那样的“鲜明莹洁” ,“耀若明霞”,“莹润如 酥”,“五色花纹经护”。这就是说,中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曹雪芹对石头的认识,是从形貌观赏引至它与“万物之灵”的人之间的关系上去的。此间既包含了中华民族的“石文化”的典范观念 ,又体现了宇宙观、人生观等多层哲理涵义。

       人类的文明史始于石器时代。用石作生产工具、兵器、装饰品、艺术品和“石玩”。如辽宁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中就有岫岩玉猪龙、玉镯出土。在汉代墓葬中已见有卵石造型的“石玩”。唐代“石玩”已大量进入宫廷花园和官宦人家,白居易 《太湖石记》诗中有“三峰具体小 ,应 是华山孙”; 童汉卿《省试昆明池织 女石》诗中有“一片昆明石 ,千秋织女名”等咏石名句。

       至宋代“古玩”艺术更是盛行 ,宋徽宗时著名的“花石纲”,广泛收罗全国的奇花异石 ,运往汴京供皇宗贵族、文人雅士观赏, 把“古玩”艺术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当时进贡的“花石”主要来自江苏太湖、安徽灵璧、山东登州、莱州等地。宋代藏石大家孔传在《论石》中说:“天地至精之气,结而为石 ,负土而出 ,状为奇怪 ,或岩窦透漏 ,或峰岭层峻,其类不一,至有物像宛然,得于仿佛,虽一峰之多,而能蕴千岩之秀。瑰奇可爱,大可列于园馆,小可置于几案……”。

       之后,元、明、清至近代文人雅士爱石、玩石、画石之风久经不衰。总之,我国是东方石文化的重要源流之一,有史以来各族人民都有着悠久的“爱石”传统,且崇尚神似大于形似,浪漫大于现实,我国许多传统艺术皆把神似大于形似作为最高之追求目标。

       观赏石恰恰可以最大程度地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而其浪漫主要又表现在它本身有较大的变形和夸张上,“形态毕肖”的几乎没有,而变形夸张的倒比比皆是,其观赏效果在于越看越像,越想越真,有时会有蠢蠢欲动之幻觉,飘飘欲仙之美感,这便是观赏石艺术的浪漫精神之内涵。观赏石的价值观,首先在于给人以神秘的自然美的感受,它排斥一切人为的娇柔造作。

       这种貌似独特的“天性”,实际上反映了东方民族传统文化在美学观念上的一个共性,即“神贵于形”,形象似是而非 ,而神态却维妙维肖。一件观赏石的原形 ,给以恰到好处的取舍和命名 ,给具象中某一方面的美感 ,加以突出渲染和尽情发挥 ,将会有极强的艺术蕴藏和精神内涵。 切不可信手拈来,任意雕琢 ,画蛇添足,弄巧成拙,破坏素材之自然美, 而成为一件不伦不类的失败作品。

       纵观全球,自本世纪以来,西方文学创作中的“超现实主义”、“意识流”、“魔幻主义”、“朦胧诗”,美术绘画中的“抽象派”、“印象派”、“狂象派”、“野兽派”等形神放浪的作品, 逐渐风靡了世界。 在战后东西方经济文化频繁交流中 ,这种在注重“神 似”上找到共通点的西方“新潮”艺术观,又从一个侧面促进和加速了西方人民对于东方“神秘文化”的理解和传播。

       正如东方民族在现代文化中已俞来俞多地展现了一派西洋情调的纤细的静态描述和五光十色的立体板块一样; 突出“神似”饱含东方浪漫色彩的点、粗线条,乃至 “脸谱化”、“踱方步”等夸张热态,也愈来愈多地见于西方文学艺术作品之中。

       这种相互吸取交融并被普遍承认的活跃局面,同时为东方民族的爱石传统——主要是珍爱观赏石的赏美观向西方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开阔天地。因此,各色各样给人以神秘自然美享受的奇岩怪石, 已愈来愈多地进入豪华的西方园林、住宅和与之协调而耸立于西方世界的雕楼画阁之中,“中国石头”也在20世纪的欧美各国找到了众多知音。

       正由于观赏石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如此之深髓,随着近年来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高涨,观赏石逢时而兴,推波助澜,民间集石已成规模,各种展览层出不穷。观赏石除了作为一种高雅文化现象之外,也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到方兴未艾的旅游市场之中,既给旅游业带来了活力,也为贫困山区农民增加了收入,还扩大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这是一举数得的美事。

       根据笔者近年来参与有关协会和在北京、珠海、深圳和港澳地区筹备的展销会来看,一方面从这一事业的发展中领悟到可喜的一面,另一方面也深感许多不利因素有碍于她的发展。

       笔者深感要促进观赏石行业的发展,首先要解决发展中的有关问题—— 如基本概念的理解、原则的分歧等。其次要协调产、供、销渠道和价格,避免将珍贵观赏石作为廉价矿物或岩石低价出售,尤其是作为重要科研材料的化石——如恐龙、恐龙蛋等稀有品种应严禁滥卖和走私; 要以科学理论指导民间的发掘,以免浪费和破坏。同时还应有一整套符合国情,产供销结合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内销与外销换汇相结合的具体政策,不然也会影响它的正常发展。

699 人喜欢
 此文章已有 7391 人浏览
标签:
推荐人:    联系方式: